啤酒五巨头半年吸金840亿 市场格局生变
啤酒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但2025年上半年的“外卖大战”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华润啤酒从百威亚太手中夺得了市场老大的位置,燕京啤酒的利润也超过了重庆啤酒。与国产三巨头相比,主打高端市场的两大外资品牌表现不佳。
中国啤酒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十年前,中国啤酒市场产量开始下滑,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经过多年的竞争,五大上市啤酒公司——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和燕京啤酒——的竞争格局趋于稳定。然而,2025年上半年,这一局面发生了改变。
上半年,华润啤酒在收入上超越了百威亚太,成为行业第一。青岛啤酒保持第三的位置,而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在争夺第四名的过程中,燕京啤酒在归母净利润上反超了重庆啤酒。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遭遇了业绩下滑,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了5.6%和24.4%。相比之下,华润啤酒实现了增长,综合营业额为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溢利为57.89亿元,同比增长23%。
青岛啤酒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91亿元,同比增长2.11%,归母净利润39.04亿元,同比增长7.21%。重庆啤酒和燕京啤酒在争夺第四名的过程中,燕京啤酒实现了对重庆啤酒的反超。上半年,重庆啤酒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下降0.24%,归母净利润为8.65亿元,同比下降4.03%。同期,燕京啤酒实现营业收入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母净利润为11.03亿元,增幅达45.45%。
即时零售为啤酒行业带来了新增量。2025年上半年,青岛啤酒、华润啤酒和燕京啤酒的销量均实现了2%以上的增长。即时零售平台如美团闪购、歪马送酒等,带动了啤酒销量的增长。青岛啤酒在美团闪购上的成交额预计将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近60%。华润啤酒和燕京啤酒也在即时零售平台上取得了显著增长。
尽管即时零售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传统渠道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外资品牌如百威亚太和重庆啤酒在高端市场的优势逐渐被国产巨头稀释。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了8.2%,重庆啤酒销量仅增长了0.95%。国产三巨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中高端产品的贡献。渠道与场景的变化考验着酒企的应变能力,即饮渠道和非即饮渠道的布局变得尤为重要。面对这些变化,啤酒巨头们需要积极应对,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啤酒五巨头半年吸金840亿 市场格局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