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医务人员伪造病历50份骗保20万 欺诈骗保案曝光
9月14日,国家医保局网站公布了第一批各地医保部门落实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济仁中医医院的欺诈骗保案例。
2025年3月,赤峰市医保局检查发现,该市巴林左旗济仁中医医院在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期间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204万元。其中,6名医务人员参与伪造CT及DR检查报告单67份、虚假病历50份,涉及欺诈骗保金额20.3万元;部分医务人员还伪造在本院住院记录,骗取医保基金9.03万元。一些医务人员采用模版式批量伪造图像相同、报告雷同、病历一样的医学文书,有的则一边在本院虚假“挂床”住院,一边从事诊疗活动。个别医务人员因雷同病例问题被暂停医保支付资格后,恢复资格后仍继续参与更为严重的欺诈骗保活动。
该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已批捕3人,取保候审3人。当地医保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保服务协议,追回了骗取的医保基金,并处以违约金,同时解除了该机构的医保定点服务协议。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耿某敏、杜某鑫、李某阳、张某艳、王某忠、特某根等6名医务人员各记12分,终止医保支付资格3年;对李某梅、刘某茹等2名医务人员分别记10分,暂停医保支付资格4个月。6名医务人员伪造病历50份骗保20万 欺诈骗保案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