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医院扫码领CT袋却变成买保险 隐形消费陷阱引关注
女子在医院扫码领CT袋却变成买保险 隐形消费陷阱引关注!现实社会中,一些诱导消费和隐藏消费让人防不胜防。特别是在公共服务环境中,常规操作也可能被商业投机者利用。例如,扫码关注公众号、下载APP或使用小程序时,可能会遇到陷阱。
近日,山西太原一位女子在陪妹妹看病时发现CT片子没有袋子,于是扫码领取了一个免费的袋子。回家后她发现自己竟然买了一份保险。经过查账,她发现账户被扣款。原来,扫码领袋子时显示的是投保界面,首月0元或1元的广告后面隐藏着自动续费条款。女子联系客服并坚持退保,最终成功退掉。
公共场所的隐形消费确实令人意外。在一些公共服务机构,由于人们急于办事,可能无暇细看消费说明和条款,导致无意间成为消费者。比如绑定会员、订阅服务等。
有网友指出,许多平台包括公众号、小程序、APP和扫码服务都有强行植入的广告界面,内容含糊不清,只有一个醒目的“确定”键。这种情况下,用户很容易误操作,不知不觉中就购买了不需要的服务或产品。
很多人表示,现在外出办事必须小心谨慎,很多投机商家进入公共民生行业的服务场所实时热点,让人难以防范。尤其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欺骗。医院领个袋子竟然买了保险,这样的事情让人难以置信。还有人去银行存钱却被办了理财和保险,类似情况频繁发生。这不仅给群众带来麻烦,还增加了风险。
公共民生服务场所应该提供干净纯粹的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女子在医院扫码领CT袋却变成买保险 隐形消费陷阱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