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箭”的传承、挑战与未来
8月13日,海南文昌的空气像一面潮湿的布,紧紧包裹着发射场。“各号注意,1小时准备。”在熟悉的倒计时声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枚静静伫立的火箭上——高达50多米、外形流畅饱满的长五乙火箭。新的年轻人走进“长五”。聊起队伍里的骨干,长五乙火箭总指挥王珏总能想起他们刚加入队伍的时候。黄兵从01指挥岗成长起来,现在是长五火箭的总师,还有副总师冯韶伟,当年都是很稚嫩的小伙子,如今都成了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
黄兵的职业轨迹与长五系列运载火箭的坎坷历程紧密相连。2017年,长五遥二火箭任务中,他是01指挥。在那次失利后的908天里,每一次复盘、每一次改进都刻骨铭心实时热点。热情、爱笑是黄兵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回忆起那次失利,他的笑容收了起来。“800多天后,再次踏上这里。”他至今记得自己在朋友圈写下的这句话。在复飞之战,长五火箭重新回到太空;随后的天问一号、嫦娥五号,他同样站在01指挥席。
“想把长五火箭逐步改成我们心目中最理想、最完美的那种样子。”5年前,在长五火箭发射嫦娥五号任务中,黄兵接受采访时说道。如今,队伍的初心不变:“我们当初做过什么承诺,肯定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把长五系列火箭一步步做到心中最理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