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揭秘《浪浪山小妖怪》幕后故事 无名小妖的逆袭之路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在这个夏天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影片以《西游记》为背景,讲述了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四个草根小妖的故事。目前该片票房已突破6亿,刷新了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
关于为何选择“无名小妖怪”的视角展开叙事,监制陈廖宇和导演於水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短片《小妖怪的夏天》与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几乎是同时进行创作的。2021年,《中国奇谭》项目启动时,《浪浪山小妖怪》的创作也随之开始。於水在写完《小妖怪的夏天》剧本后,觉得这个故事有潜力发展成一部长片。因此,他一边制作短片,一边撰写电影剧本。整个创作过程历时四年,符合一部动画电影的标准周期。
电影并非《西游记》的新编或改编,而是在原著基础上填补了一些新的故事。影片聚焦于四个无名小妖怪,并构建了一个冒充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情节。这种独立又巧妙嵌入经典框架的原创平行叙事,让观众看到了一群小妖的成长历程。导演於水表示,选择无名小妖作为主角,是因为这样可以更自由地创作一个全新的故事,而不必拘泥于原著中的设定。
电影中唐僧师徒四人仅以剪影形式出现,这是为了保留观众对这些角色的想象空间。影片通过小妖怪们的成长经历传递价值观念,他们从最初的功利心到最终确立自我价值观,完成了从投机到自觉的转变。陈廖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总结小妖怪们的成长弧线,从生存到自我实现的过程。主创揭秘《浪浪山小妖怪》幕后故事 无名小妖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