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保”阴云下的新能源车险调查:省下的油费,补不上保险的窟窿 保费高涨引争议
一位来自上海的新能源车主表示,他名下有几辆新能源汽车,最贵的蔚来ES8今年保费过万,其他车辆的保费也高达几千元。这让他产生了卖车的想法。
新能源汽车保费高并非个例。售价在10万元级的零跑B10首年保费约5500元,售价20万元级的阿维塔06首年保费约8000元,售价30万元级的特斯拉Model Y L首年保费约8900元。
河南郑州的一位新能源轻型商用车经销商付航称,保险公司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推销保险业务,甚至出现拒保的情况。几年前,保险公司会提供驻店服务并给予“返点”,但现在保险公司人员很少驻店,买保险也不容易出单,有时还要给保险公司的人“好处费”。
新能源车主抱怨保费贵、涨价,而保险公司则连年亏损。这种矛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付航提到,2023年时新能源冷藏车保险难买,随后问题扩大到整个物流车。以新能源轻卡为例,保费从最初的1万元左右涨到1.8万至2.4万元,今年春节后有所下降,但保险公司普遍拒保,理由是这是一门亏本生意。即使车主愿意增加保费,由于自主定价系数限制,保费也不能超过一定上限。
自主定价系数是保险公司根据车型、使用性质、维修成本等风险因素,在基准保费基础上设定的一个调整因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通常为0.65至1.35。
不仅新能源商用车,具有营运性质的新能源乘用车拒保率也很高。一些险企甚至不做营运车保险业务。被拒保后,许多新能源商用车和网约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只能选择只买强制的交强险、加入所谓的“统筹互保”或干脆不上路。
近期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关于新能源车险保费无故涨价的声音。一位车主分享称,她的新能源车险在今年8月底到期,人保最初报价约2800元,后来逐渐涨到3300元。这种“保费逆向增长”的现象打破了车主们对车险的传统认知。“拒保”阴云下的新能源车险调查:省下的油费,补不上保险的窟窿 保费高涨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