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新一轮上涨开始!大涨不止?供需错配推动结构性反弹
猪价新一轮上涨开始!大涨不止?供需错配推动结构性反弹。近期猪肉市场经历了一波明显的价格反弹,这背后是供需错配、政策调控与季节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2025年7-8月的最新数据与行业动态,可以进行如下解析。
当前价格走势表现为结构性上涨而非全面暴涨。高附加值品类如进口肋排和猪头类价格上涨显著。进口肋排均价突破32,224元/吨,同比上涨2.4%,主要原因是国产鲜肋排供应短缺,导致进口品成为替代选择。猪头类价格也因夏季卤制品需求激增而上涨至12,138元/吨,但后续涨幅可能受到四季度淡季预期的影响。相比之下,常规品类如前肘和颈骨价格持续走弱,前肘跌至17,429元/吨,主要受国产品库存高企及消费偏好鲜肉的影响。
本轮价格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供给端收缩与结构失衡。能繁母猪去产能导致2025年3月能繁存栏环比下滑1%至4039万头实时热点,对应7-8月生猪出栏量减少。高温雨季非瘟扰动加剧了短期供应缺口。此外,出栏体重下降,8月初涌益样本出栏均重为127.8公斤/头,标猪供应趋紧。
政策强力干预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农业农村部在7月座谈会上要求“多措并举降本增效”,畜牧业协会计划推动中小场户调减能繁100万头、限制二育及降低出栏均重。成本方面,豆粕、玉米价格底部抬升,养殖端挺价意愿增强。
需求边际改善也对价格上涨有所贡献。8月下旬气温转凉,升学宴、中秋备货启动,肘类等场景消费品需求回升。尽管禽肉、牛羊肉价格低位运行,但猪肉刚需仍存。猪价新一轮上涨开始!大涨不止?供需错配推动结构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