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以后,末伏就正式结束了 秋病高发期注意防护
4天以后,末伏就正式结束了 秋病高发期注意防护!未来四天尽量宅家,等到8月18日末伏结束再动手脚。这几天是“秋病”埋雷的高发窗口。末伏不是温柔散场,它会在早晚凉、午间烫的拉扯中,消耗你的自我调节能力。白天一身汗、晚上空调风,冷热交替使皮肤毛孔大开小合,外邪趁虚而入。
你以为立秋了就能穿长袖压住热?十点一过,太阳一晒,你又被逼成“行走的凉皮”。老同事老刘当医生三十年,常念叨“末伏不稳,秋里还你两行泪”。这听起来吓人,其实是实话。
为什么要宅这四天?别把“宅”理解成躺平,它更像给身体踩刹车。阳气在末伏开始往里收,代谢要从夏天的“发散模式”切换到秋冬的“内敛模式”,需要空间。否则,白天跑步、晚上猛灌冰可乐,第二天起床没精神、腿沉背疼、心里烦躁,身体在告诉你:慢一点,别硬抗。
心理方面也有证据。高温连轴转超过20天,人群焦虑水平会上升,睡眠也容易乱套。控制不好,情绪反噬的是你自己。这时候再逼着自己“提升”,是不是有点跟自己过不去?
更扎心的是,很多秋天爱复发的小毛病,种子都藏在伏天里。胃这块最脆,末伏里冰西瓜、冷奶茶、烤串一轮猛攻,脾胃阳气被掏空,秋里就开始胀气、反酸、没胃口;皮肤容易闹情绪,汗湿衣服不换、潮气捂着毛孔,湿疹荨麻疹一茬接一茬;肩颈问题也不少,汗没擦干就坐空调下,风寒直钻骨缝,揉三个月也揉不散。女生要当心寒凉直入,月月都被痛经追着跑。
北京市疾控中心的气候与疾病监测显示,末伏期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比初伏高大约58%,胃肠门诊量比平时多出约62%。全国30城的急诊研究发现,末伏后三天内,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会上浮约27%。高温环境暴露超过20天,人群焦虑水平平均上升38.7%,睡眠障碍发生率能窜到42.3%。身心是一伙的,别分着养。4天以后,末伏就正式结束了 秋病高发期注意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