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免费产品藏着你没看懂的贷款 消费陷阱需警惕
运营商免费产品藏着你没看懂的贷款 消费陷阱需警惕。漫画家杨笑汝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引发广泛讨论。她接到自称电信员工的电话,以“实名认证过期”为由上门拍照并扫描身份证,最终被要求签署一份抬头为“甜橙融租”的合同。从签下这份合同开始,她的月付线个月的贷款。这篇转发量破万的帖子下,许多消费者分享了类似遭遇。大部分控诉背后都涉及营业员赠送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实时热点、智能音箱、智能手表和路由器等,这些产品最终与分期合同绑定,通过运营商代还款给金融机构。
截至8月5日,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中国电信牵头的“橙分期”业务已收到相关投诉5850条。一位在营业厅工作多年的员工透露,这类消费分期活动的授权手续繁琐,营业员常因业绩压力不作解释,只说免费送东西,按时缴话费即可,利用消费者想占便宜的心态让他们接受。甚至出现骗签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相关事件中的金融机构或由运营商控股,或与运营商长期合作。背后的资金流转较为复杂,监管也面临挑战:通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分属不同监管部门,线下销售成了一个难以规范和追责的“灰色场景”。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要真正解决问题,可能需要金融监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从持牌金融机构入手,从源头上规范其与运营商的合作行为。运营商免费产品藏着你没看懂的贷款 消费陷阱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