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这几年怎么老是登陆上海 气候变迁影响显著
7月30日,台风“竹节草”在上海奉贤区沿海登陆。有市民向上海市气象局留言询问实时热点,为何近年来登陆上海的台风数量增多。该市民提到,他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末只有一个台风登陆过上海,而近几年每年都有台风登陆。他还提到有人认为2017年建造的双子山破坏了上海的风水,导致每年都有台风。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对此作出回应,指出近年来台风登陆上海的频率确实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和全球变暖的影响。人造建筑如上海双子山高度仅为46.8米,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鉴》的数据,1949-2015年间,登陆上海的台风总数为11个,平均约每6年一个;而2016-2024年间,9年内就有6个台风登陆上海,显著高于历史频率。台风路径受副热带高压位置主导,若副高持续偏北偏强,会导致台风路径北抬,增加登陆上海的概率。此外,全球变暖使得东海表层水温上升,台风更容易维持强度,增加了登陆或影响上海的可能性。
关于双子山破坏风水的说法,研究显示,台风是直径数百公里的天气系统,其移动路径取决于大尺度环流系统。而像上海双子山这样的人造建筑高度远低于对流层底,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微乎其微。广州的小蛮腰和台北的101大厦等更高建筑也没有导致当地台风频率异常。
对于市民记忆与数据之间的偏差,上海台风研究所解释说,1980年代通讯不发达,台风未造成灾害时往往不会被广泛讨论;如今信息传播迅速,每次台风的影响都被放大。此外,人们通常对近期事件更敏感,且容易记住异常事件。
上海台风研究所建议关注权威信息源,如中央气象台的实时台风路径强度监测和预报信息,以及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的数据。同时,应做好防灾准备,关注“上海发布”的台风预警,备好应急物资,并进行科普学习,如阅读《台风防御指南》或观看相关纪录片。
上海台风研究所强调,近年台风增多是气候系统自然波动叠加全球变暖的结果,与人类建筑无关。科学认知能够破除谣言,理性防灾才是关键。台风这几年怎么老是登陆上海 气候变迁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