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个水果凭啥被义务教育 企业公关翻车
网友对百果园水果价格的吐槽引发了广泛关注。有人表示“月薪2万吃不起”,对此,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8月8日发布视频回应称:“商业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种是教育消费者成熟。多年来,百果园一直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不会迎合消费者。”这番言论迅速引发热议,并将百果园推入了一场公关危机。
余惠勇提到的“教育消费者”这一说法并非新颖,在商业领域早已被广泛使用。它通常出现在项目路演、投资汇报和员工培训等场合。类似的词汇还有“用户行为训练”和“消费者习惯培养”。这些术语听起来高大上,但在公众面前直接使用却显得不合适。教育者与同行交流是一回事,而公开宣称要“教育消费者”则被视为冒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水果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接受所谓的“教育”。
巨大的内需市场能够容纳各种类型的水果生意。从路边摊到品牌连锁店,每种模式都有其生存空间。尽管有人认为“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但这并不构成主要问题,因为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平价水果。真正的问题在于,余惠勇因网络上的调侃而做出强硬回应,反而激化了矛盾。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企业家们更倾向于采取倾听和尊重消费者的态度。与其强调“教育消费者”,不如更多地关注如何满足客户需求。毕竟,讨好消费者才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实时热点。消费者买个水果凭啥被义务教育 企业公关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