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进入末伏大范围高温却来了 副高强势反扑
为何进入末伏大范围高温却来了 副高强势反扑!立秋刚过不久,很多人还在感叹喝到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以为盛夏的酷热即将退场。然而,现实与预期大相径庭。今年的末伏阶段依旧闷热如常,甚至比往年更加严重。8月9日晚至8月10日清晨,苏南、上海等地迎来了一场极端闷热的夜晚。
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暖湿气流不断输送热量和水汽,浓密的云层像厚厚的被子一样,将白天积累的热量困在近地面,导致整夜温度居高不下。实测数据显示,上海徐家汇最低气温达到了32.2℃,宝山31℃,江苏昆山31.9℃,吴江31.1℃。加上超过70%的湿度,这种体感温度仿佛全天候运转的桑拿房,让人从傍晚到清晨都浑身冒汗。
徐家汇32.2℃的夜温并非寻常水平,如果这一最低气温能维持到当天结束,将会刷新本站百年来的夜间最低气温最高纪录实时热点。这种高夜温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让人体在长时间的高热中难以恢复状态,尤其对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是不小的健康隐患。
从环流形势看,这种闷热是副热带高压的表现异常。往年进入末伏后,副高的强度通常会减弱,位置也会逐渐南退,使北方空气逐渐干燥,南方气温有所回落。然而,今年的副高却呈现出持续偏强的态势。8月13日起副热带高压将再次明显西伸并北抬,其控制范围将覆盖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甚至势力直逼东北。这种格局意味着南北方都将进入新一轮的高温闷热过程。尤其是江南部分地区,高温可能连续维持5至8天,最高气温达到37~39℃。在副高的控制下,空气湿度也会保持在较高水平,闷热程度会比干热天气更令人难受。为何进入末伏大范围高温却来了 副高强势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