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杨柳生成 对流不断被切是为何 副高调整影响路径
太平洋深处新风暴正在形成,11号台风“杨柳”即将生成。8月7日,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扰动98W迅速发展,被日本气象厅和我国相关台风监测中心确认为热带低压16W,预计最早可能在8月9日前后获得命名。
目前这股热带低压位于西太平洋洋面,距离我国东南沿海较远,但其强度持续增强,云系组织结构也变得更加清晰紧凑。多个权威数值模式的集合路径图显示,红色台风路径线密集出现,其中一部分路径指向我国东部、东南沿海区域。这些路径虽尚未明确,但显示出“杨柳”潜在的靠近趋势。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正处于微调期,台风生成后的前进方向、行进速度以及后续可能造成的风雨影响将受副高势力位置与强度控制。因此,是否登陆我国、登陆何地、强度如何,现在下定论仍为时尚早,建议公众保持关注但勿被网络各种未定性的说法误导。
副热带高压可能在8月13日后再度大举西伸北抬,脊线可能延伸至长江流域甚至黄河以北,对我国华东、华中及东北地区施加强控制。这种态势对“杨柳”的路径意义重大。如果副高脊线稳定并强大至覆盖中国中东部广泛区域,台风可能沿我国东南沿海西行,并有可能登陆。如果副高中后期有所减弱或出现断裂,则可能为“杨柳”北转提供空间,影响范围将包括华东、黄淮甚至东北等地区。此外,副高的强弱也将影响“杨柳”的强度发展。强副高会削弱对流系统,不利于台风增强;若台风进入高海温、低风切环境的空旷洋面,并获得西南季风输送的大量水汽,其增强速度可能非常快,甚至存在快速加强至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等级的风险。台风杨柳生成 对流不断被切是为何 副高调整影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