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空战形态怎么变?空战形态在代际跃迁中螺旋上升
未来空战形态怎么变?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世界军事革命的加速演进,空天领域军事斗争向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迈进,空战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穿透性制空、敏捷作战、脉冲式作战实时热点、濒空作战等新空战概念和作战思想相继问世,并指导着空战形态的发展。尤其是近年世界发生的几场冲突中的空战实践,引发人们对未来空战形态变化的更多关注。未来空战到底将向何处发展?答案可从战争演进历史规律中去寻找。
空战形态在代际跃迁中螺旋上升
纵观人类空战史,尽管仅有百余年,但空战形态几经演变,呈现出螺旋式上升与代际跃迁的演进规律。
机械化时代:视距内机动格斗。总体形态特征表现为在三维空间战场,作战双方飞机在视距内进行机动格斗。空战形式有单机空中格斗、多编队机群作战和多机种合同空战。其中,单机空中格斗是机械化时代的基本空战形式,表现为双方为争夺优势射击位置而相互追逐缠斗。通常是双方飞行员目视对手后,充分发挥飞机机动性能,进行各种剧烈机动,抢占有利攻击阵位,确保己方机头或机载武器先行指向、先行开火。编队机群作战,则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表现为采用飞机编队进行空战。编队先后经历了“小—大—小”三个阶段,初始多采用双机、三机、四机等基础小编队,后逐步发展为多编队、大机群作战,鼎盛时期,出动规模数量达到上千架之多。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飞机机动性能和机载武器火力效能大幅提高,编队又开始减小规模,恢复为小编队作战。随着专业机种的出现,多机种合同作战的形式开始出现,表现为多型机混合编组、合同作战。最初是歼击机、侦察机、轰炸机、强击机等作战飞机之间的合同,到了20世纪50年代,空中加油机、电子干扰飞机、空中预警飞机等支援保障飞机纷纷成熟、列装,作战飞机开始与保障飞机编组作战。未来空战形态怎么变?空战形态在代际跃迁中螺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