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万元存储胎盘明智吗?“白大褂”向孕妇推销胎盘存储业务
花2万元存储胎盘明智吗?
存20年花费2万多元,一份来自新生儿胎盘的“生命保险”,真有这么高的价值吗?
胎盘,被誉为胎儿的“生命营养站”,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通常作为医疗废弃物,依规焚烧处理。然而,一个新兴选择正摆在越来越多孕产家庭面前:支付高昂费用,将胎盘中的干细胞储存起来,以期换取未来的健康保障。
究竟是否有必要存储胎盘干细胞?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南都健闻就此推出胎盘干细胞存储的相关调查系列报道,从产业、科研、临床及监管等多方面展开探讨。
一份来自新生儿胎盘的“生命保险”,真能如推销人员所说,“治疗100多种疾病”“三代直系亲属均可使用”吗?花费两万多元存储20年,究竟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南都N视频记者调查发现,胎盘,传统上作为医疗废弃物依规处理,如今却逐渐成为不少孕产家庭的新兴选择——存储胎盘干细胞,而这背后是企业的热情推广、科研界的审慎乐观、临床界的冷静观望及仍在不断完善的监管交织的复杂现实。
“白大褂”向孕妇推销胎盘存储业务
2024年底,在广东的一家妇幼医院,即将临盆的张女士正在专注等待产检医生的叫号。一位身着白大褂、语言亲切的“医护人员”坐在了她的身边,向她推荐这份万元的生命保险——储存胎盘。
“前脚刚有业务员介绍脐带血存储的好处,后脚便迎来另一业务员介绍存储胎盘的优势。”回忆当时场景,张女士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业务人员展示了一份来自海尔国际细胞库的视频,题为“神奇的干细胞,治疗疾病的五大机理”,并介绍从脐带和胎盘组织中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这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被认为是组织的“维修工”和“调节员”)。花2万元存储胎盘明智吗?“白大褂”向孕妇推销胎盘存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