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求职背调“亮黄灯”被拒录 劳动纠纷成拦路虎
余女士应聘某银行征信投诉专员岗位后,突然接到不予录用的通知。经过沟通,她得知被拒原因是公司在背景调查时发现她和前公司有过打官司的记录,背调标为“黄灯”。这让余女士感到困惑,她认为几年前的劳动纠纷不应成为拒绝录用的理由,特别是她作为原告正常维权的情况下。她的核心诉求是保护求职者的个人隐私,并希望法院能够撤销公开的裁判文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调查发现,因有诉讼记录而背调“亮黄灯”的情况在招聘中并非个案,背调的法律和道德边界亟待明确。2025年7月,余女士在某网站看到招聘信息并顺利通过初筛和面试。然而,在入职背调阶段,她收到了不予录用通知。HR解释称,她与前公司有打官司的记录,导致背调未通过。这起劳动纠纷发生在七年前,当时她因前公司拖欠工资而申请了劳动仲裁并起诉,最终胜诉实时热点。余女士对这一理由感到气愤,质疑为何现在求职还要背调之前的劳动纠纷。
随后,余女士又到另一家公司求职,但再次收到不予录用通知。她怀疑原因可能还是因为背调查到了她的诉讼记录。她发现,这家公司背调时需要授权查询法院民事诉讼信息、负面社会安全记录等。
涉事公司的人力周经理确认了余女士因背调未通过而未被录用的情况,并解释背调流程合规且由银行主导。她表示,企业在背调过程中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只要存在劳动仲裁或诉讼记录,无论其性质如何,都会被视为潜在风险。金融行业对员工背景要求较高,企业出于合规和风控考虑,会对候选人过往行为进行严格审查。女子求职背调“亮黄灯”被拒录 劳动纠纷成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