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物业隐忧:核数师拒签、坏账悬顶 资产质量清理成关键
恒大物业隐忧:核数师拒签、坏账悬顶 资产质量清理成关键实时热点!在缺乏母公司支持和市场信任重建的漫长过程中,恒大物业未来能否实现健康增长,将取决于资产质量清理、合规结构重塑以及市场信心恢复的实际进展。
在中国恒大面临清盘的情况下,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于8月29日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这份成绩单显示出一定的业务韧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9%至66.47亿元,在管面积增至5.96亿平方米。然而,毛利率与净利率双双下滑,核数师拒绝发表审核意见,给公司带来尴尬局面。
贸易应收账款原值处于高位,资金链承受巨大压力。中期报告显示,尽管基础盘依然稳定,但关联方遗留的巨额坏账、品牌信任危机及增长路径断裂等深层危机,仍是其难以迅速摆脱的桎梏。
从财务数据看,恒大物业在2025年上半年维持了业务的基本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47亿元,同比增长6.9%;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84.7%,是其绝对核心。在管面积净增4100万平方米,显示规模仍在扩张。然而,财报中的“红色警报”不容忽视。
最直接的信号来自于核数师。公告明确写道:“核数师并不发表审核意见。”这一举动在香港资本市场极为罕见且严厉,意味着基于目前的审阅程序,无法保证这份财报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其中可能隐藏着未发现的重大风险。
截至6月30日,恒大物业贸易应收账款原值高达58.83亿元,累计计提的坏账准备达30.41亿元,减值率高达51.7%。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应收账款可能永远无法收回。账龄超过三年的第三方应收账款净值同比增长23.4%。恒大物业隐忧:核数师拒签、坏账悬顶 资产质量清理成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