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打了3个月,一家少赚100亿 补贴战升级
外卖大战的代价远超预期,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因此被戏称为“恒生外卖指数”。阿里采取激进策略进攻,美团不得不全力防守,而京东则选择观望。今年第二季度,三家平台在外卖业务上的投入均超过百亿元,这只是开始。
8月29日晚,随着阿里财报的发布,这场持续半年多的外卖大战首次展示了其残酷的一面。这场战争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从2月11日由京东挑起,到5月2日淘宝闪购将其推向高潮。在这几个月里,消费者享受到了2元一杯的奶茶,商家订单堆积如山,外卖骑手忙得不可开交,但三家平台的利润都显著减少。
第二季度是首个完整覆盖外卖大战三方财务状况变化的季度。期间,战事不断升级,各方投入层层加码。在资金推动下,整个即时零售市场的日均单量膨胀至2亿以上,重点补贴的峰值单量更高。此前,外卖市场的格局多年稳定,年平均增速不到10%,日均单量仅8000万至9000万单。
阿里加速、加码,全力进攻。第二季度,阿里巴巴完成了对淘天集团、饿了么和飞猪的战略整合,组建了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期内中国电商集团的即时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2%。虽然阿里未单独披露即时零售业务的利润情况,但整个中国电商集团的经调整EBITDA同比下降21%至384亿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淘宝闪购的投入情况实时热点。据测算,淘宝闪购实际亏损约110亿元。
巨额投入为淘宝闪购带来了明显的单量增长。6月23日,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宣布日单量突破6000万单。7月7日,这一数字跃升至8000万。到8月,淘宝闪购又通过“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将日订单峰值推高至1亿单。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表示,长期来看,阿里有信心在效率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认为闪购对平台整体产生正向经济收益。外卖大战打了3个月,一家少赚100亿 补贴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