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采菌游无序乱象 生态破坏引关注
今年夏天,“到大理苍山采蘑菇”成为网红项目,吸引大量游客进山寻找、采摘各种野生菌。然而,部分游客的无序滥采和破坏性行为对苍山生态构成威胁。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输入“大理采菌子”等关键词,会出现大量相关视频和图片,以“采菌体验”和“拍照打卡”为主要卖点,吸引众多游客关注。发帖者通过评论区招揽游客,收费从38元到二三百元不等,有的还承诺提供采菌工具和简单餐食。
8月上旬,在大理镇阳和村调查时发现,原本植被茂密的树林中,多个地方被游客踩出明显的路。环保志愿者刘天奇表示,这些区域原本长满植物,现在却变得光秃秃。向导会召集游客,将采集到的蘑菇集中展示,并进行简单的“科普”讲解,但讲解内容仅停留在介绍菌种名称、是否有毒等简单内容,有时还存在明显错误。例如,松塔牛肝菌实际上属于肠胃炎毒蘑菇,食用后会导致腹泻。讲解环节后,有的游客将野生菌随意掩埋或倒在灌木丛中。这样的体验活动每天都在大理苍山扎堆进行。初步统计,仅在苍山脚下阳和村一个进山路口,单日就有超过40辆车、500多人上山采菌,而整个苍山有类似的采菌路线多达二三十条。
一些“采菌游”的组织方声称自己是“有资质”的,向游客收取较高费用。然而,所谓的“资质”证明实际上只是一份登山户外运动技术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与菌类识别、科普讲解等核心服务内容并无关系。一位多次参加“采菌游”的游客透露,活动组织方在推销过程中常常模糊“相关资质”的具体含义,容易误导游客。网络平台是“采菌游”信息的主要发布渠道,小红书平台推广人员建议,如果没有相关资质,可以通过游客体验的方式来发帖,不仅没有任何门槛,还能付费流量推广,起步价为5000元。
玉溪市68岁的郭大爷因误食毒蘑菇险些丧命。医生介绍,造成郭大爷中毒的亚稀褶红菇与可食用的密褶红菇和稀褶红菇高度相似,即使经验丰富的菌农也难以区分。我国已发现660种毒蘑菇,云南一省就超过300种,其中剧毒种类有20多种。中毒症状包括胃肠炎、急性肝损害、急性肾衰竭等七大类,其中急性肝损害和横纹肌溶解型是主要的致死类型。据统计,2019年至2024年,全国共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2297起,导致6127人中毒,142人死亡。央视曝采菌游无序乱象 生态破坏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