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电诈“运钞车”,货拉拉第五次IPO又生风波
正处在IPO关键时期的货拉拉,如今又被卷入了电诈的风波中。
最近,财新的一篇文章,让货拉拉再度重回公众视野中。报道称,诈骗分子利用货拉拉、滴滴等互联网平台,完成线下运送现金、黄金等洗钱和诈骗全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货拉拉启动了第五次港股IPO。此前的4次IPO都在外界对其盈利模式稳定性、存在对司机抽成过高、创始人多次股份套现等质疑声中折戟。货拉拉的估值也从2023年的900亿缩水到如今的650亿。
如今,旧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货拉拉的第五次IPO,又新添了许多不确定性。
01
货拉拉成了电诈“运钞车”
骗子现在的手段真的是越来越多,怕被骗人在银行转账的过程中被银行工作人员等发现异常截停,现在竟然开始利用货拉拉、闪送等互联网平台。
据财新报道,电诈团伙先是以刷单返现、投资理财等理由,诱导受害人提取现金或购买实物黄金。
随后又借助网约车、顺风车、跑腿等方式,将所骗财物运往指定地点或交给特定人员,以不见面、不现身的隐匿方式,最终将现金或黄金等物资骗走。
根据财新报道,诸多案例显示,客货运网约车行业、快递行业均有牵涉“线上诈骗+线下取现”诈骗形式。而其中,货拉拉是被媒体报道最多的一个。
用过同城快递、闪送等平台的朋友都知道,虽然有些会询问东西的品种,有些还会打开来确认,相比之下,主要做货运搬家业务的货拉拉在这方面就要宽松多了,司机基本不会过问送的是什么东西,也不会打开确认。这就让电诈分子们钻了空子。
事实上,今年以来,包括央视在内不少媒体都相继报道过诈骗分子利用货拉拉,通过线上下单,完成线下运送现金、黄金等洗钱和诈骗。
辽阳公安还发布警务提示,点名让货拉拉司机小心变成“电诈工具人”。
据辽阳公安公布的诈骗手法,诈骗分子会在货拉拉平台上发布长途货运需求,以高额运费吸引司机接单,再诱导司机转移到微信私聊,脱离平台监管,然后编造“供货方账户被冻结”等借口,要求司机用个人银行账户代收款,然后让司机去线下取款移交给自己其他同伙伪装的“供货方”。
“供货方”拿到钱后,借口去提货,随后便立即逃走,而在货拉拉平台经下单的“货主”也以“交易取消”敷衍,最终彻底失联。变成电诈“运钞车”,货拉拉第五次IPO又生风波